黄平县推广“粮改饲”项目,又添一波农业高质量发展动力

发布时间: 字体:

2月26日,州农业农村局绩效评价小组到黄平县就2024年“粮改饲”项目进行考评,考评中对黄平县2024年度“粮改饲”项目的生产、使用、效益等环节进行了全面的评价,黄平县“粮改饲”项目获得了初步的认可。“粮改饲”项目是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旨在调整优化农业种植结构,推动农业转型升级。

自2017年以来,黄平县以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为重点,以发展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以提升农民收入为目的,大力实施“种养结合、草畜配套”的“粮改饲”项目,走生态发展、绿色发展、链式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业发展新路子,为黄平县农业发展带来了显著变化。通过实施该项目,黄平县在“五增五减”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五增”方面:

一是种植增产。推广优良的全株玉米品种和先进种植技术,做好畜禽粪污发酵还田还土,饲草、粮食等农作物产量得到明显提高,为农业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是青贮增量。引导养殖大户扩大青贮玉米等饲料作物种植面积,推广先进的青贮制作技术,青贮产量大幅增加,为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优质饲料。

三是肉牛增质。青贮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口性和营养价值,能刺激肉牛的食欲,促进肉牛生长,提高牛肉品质,牛肉市场竞争力得到显著增强。

四是农业增效。“粮改饲”项目的实施,摆脱了对外来饲料的依赖,降低了种养殖成本,也延伸了产业链条,提高了农业附加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是生态增优。青贮饲料的广泛应用,减少了因秸秆焚烧等带来的环境污染,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优化。

“五减”方面:

一是收贮减人工。近年来,黄平县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播种、施肥、除病害、收贮等作业,大大减少了人工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二是精料减用量。青贮饲料营养丰富,能够替代部分精料,降低了粮食用量,减少了粮食安全压力。

三是养殖减成本。通过减少精料用量和人工成本,养殖成本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养殖效益。

四是种植减污染。牧草全株使用,且收割周期缩短,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量,降低了农业面源污染。

五是农业减风险。“粮改饲”项目的实施,使农业种植结构更加合理,降低了因市场波动等因素带来的风险,使养殖户顺利渡过2023年、2024年肉价大幅下跌的风险,进一步增加农民发展畜牧养殖业的信心。

下一步,黄平县将继续推广“粮改饲”技术,完善相关政策,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袁兴平 潘晓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