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当榕江县遭遇突如其来的洪涝灾害,黄平县迅速伸出援手,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兄弟县市”间的深厚情谊。从紧急集结到一线奋战,黄平救援力量与榕江人民并肩作战,共同谱写了一曲守望相助的动人篇章。
6月24日,一场无情的自然灾害席卷了榕江县。持续的强降雨引发严重洪涝灾害,城区街道瞬间沦为一片“泽国”,厚重的淤泥与垃圾如恶魔般肆虐,将原本井然有序的生活搅得支离破碎,群众的生活秩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灾情就是命令,黄平县闻“汛”而动,迅速响应,紧急吹响救援集结号,一支由黄平县委常委、副县长李鑫带队的200余名党员干部组成的救援力量火速组建。他们怀揣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责任的担当,于6月25日,在黄平县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统筹调度下,携带救援设备,星夜兼程,奔赴榕江受灾一线。
26日,当第一缕朝阳洒在榕江的土地上,200余名救援队员如同英勇的战士,迎着曙光,毅然决然地奔赴榕江县车民街道车寨社区、车江二村、车江三村等重点受灾区域。县委常委、副县长李鑫亲临一线,靠前指挥,将队伍划分为8个作战小队,精心制定分阶段作业模式。队员们与轰鸣的铲车等机械设备紧密协同配合,一时间,铁铲刮地的“唰唰”声、机械的轰鸣声和队员们响亮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一曲激昂的清淤战歌,正式拉开了这场清淤攻坚战的序幕。当天晚上,队员们挑灯夜战,头灯的光亮在夜幕下闪烁,队员们每一次挥动铲子,都需要消耗很大的体力,汗水不断从额头滑落,与泥水交织在一起,顺着脸颊流下,但他们顾不上擦拭,眼中只有尽快清理淤泥的坚定信念。
27日,清理工作进入白热化阶段。洪水退后,车寨社区的街道上堆满了垃圾,其中混杂着各类腐烂物,散发出刺鼻的气味。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陷在淤泥里,每挥动一次铁铲都要耗费巨大的力气,却依然坚持清理着这些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与泥水混在一起,模糊了视线,他们便用衣袖胡乱一抹,继续埋头苦干。居民们看着忙碌的救援队员,纷纷自发送西瓜给队员解暑,“吃西瓜”“感谢你们”“你们辛苦了”......一句句朴实的话语里满是真诚的感激,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现场洋溢着温暖的干群同心浓厚氛围。
28日,天空再次下起了小雨,上游的洪峰第二次袭击榕江,给清淤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接到洪峰预警后,救援队员们立即放下手中的清淤工作,迅速投身到群众转移工作中。洪峰退去,顾不上休息,他们又马不停蹄地重返清淤战场,争分夺秒恢复清淤进度。泥泞的路面变得更加湿滑,但这并没有阻挡队员们前进的步伐,大家穿上雨鞋,投入到清理淤泥工作中。
29日,受灾较为严重的榕江老街,洪水退去留下厚厚的淤泥和散落的杂物,部分路段还堆积着被洪水冲来的断木与石块,清理难度远超预期。黄平县和施秉县两支救援队伍接到任务后,队员们立刻携带铁锹、铲车等工具赶赴现场开始清理,经过数小时的协作奋战,顺利疏通道路,胜利会师。会师时刻,队员们欢呼雀跃,相互拥抱,疲惫的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30日,救援队员与当地群众紧密配合逐户开展室内外清淤工作。队员们手持铁铲、扫帚,对墙角、楼梯间等卫生死角进行“地毯式”清理,不放过任何一处淤泥堆积点。“真的太感谢你们了!要是没有你们帮忙,我一个人不知道要清理到什么时候。”看到家中堆积的淤泥被清理干净,居民杨银辉紧紧握住救援队员的手,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7月1日,黄平救援队所负责的第21网格基本完成清淤任务,全面进入冲洗阶段。网格内3条约3.6公里的大街、19条约5.6公里的小街、52条约11.4公里的小巷全部恢复正常通行。曾经被洪水与淤泥阻断的道路,如今重新畅通无阻,为居民出行和物资运输提供了坚实的保障。3条约3.6公里的大街、19条约5.6公里的小街、52条约11.4公里的小巷全部恢复正常通行。
7月2日,在黄平县委常委、副县长李鑫的统筹安排下,黄平救援队对负责区域开展最后的清扫工作。队员们手持扫帚、铁铲,不放过任何一处细节。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疲惫却坚毅的脸上,曾经淤泥遍布、臭气熏天的车民街道,如今重现车水马龙的热闹景象。整洁的路面见证着这场艰苦卓绝的胜利,也见证着黄平救援队八天来的坚守与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向榕江人民交出了一份满分答卷,为这座城市的重生注入了强大动力。
八天的时间里,黄平救援干部将“不怕吃苦、艰苦奋斗”的精神深深镌刻在榕江的每一寸土地上。从垃圾堆积如山的老街,到被水淹没的小区地下室,哪里环境最脏、气味最臭,哪里就有他们忙碌的身影。218名队员日夜鏖战,无一人半路退缩、掉队。以黄平精神为利刃,劈开重重困难,始终牢记身为黄平人的担当,只要群众有需要,他们便第一时间奔赴现场。这份坚守与付出,深深打动了当地群众,黄平救援队早已成为了他们心中最亲的人,心与心紧紧相连,在洪灾的阴霾中,共同筑起了一道温暖而坚固的情感纽带。
目前,榕江县灾后重建工作正加速推进。黄平救援队以钢铁般的意志、专业高效的行动,不仅为榕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奠定了坚实基础,更凝聚起了战胜灾害的磅礴力量。这座被洪水侵袭的城市,正迎着希望的曙光,逐渐重现往日的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