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对于地球的生态平衡、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都至关重要。为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黄平县主动谋划、积极作为,通过把好“四道关”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把好林地利用“审批关”。严格执行林地使用分级管控、节约利用的规定,充分利用卫星遥感、联合执法、日常监管等手段,对林地使用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管理。各类涉及使用林地的建设项目选址过程中,项目主管部门立即告知林业部门,及时发现和制止违规占用林地行为,切实做到“在服务中实现监管,在监管中展现治理”。
把好林木采伐“控制关”。按照林木采伐限额管理、科学经营规定,从严控制公益林、天然林采伐,科学组织人工商品林采伐,依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无证采伐、超证采伐、超限额采伐等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严格落实伐后更新措施,确保区域内森林实现可持续经营。
把好林木种苗“质量关”。俗话说得好“生态安全种苗为先,国土绿化良种为本”。按照林木种苗适地适树“两证一签”规定,国家投资造林工程优先选用适宜的良种、品种和珍稀乡土树种,将用苗质量列入造林质量和造林成效评价指标。严格执行外调苗木分级验收监管制度,加强种苗执法检查,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引种、假冒伪劣行为。今年以来,全县开展苗木质量监督检查3次。
把好执法人员“建设关”。着力提高执法人员的政治能力和法治素养,组织执法人员开展定期线上线下学习培训,通过集中学习、网上观看视频、自学等形式组织执法人员参加培训,促进执法人员执法素质和能力提升。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坚持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进一步推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2024年认真组织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宣传10余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