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了生态,富了口袋。近年来,黄平县积极探索生态资源产业化发展模式,走出一条生态发展之路,让百姓共享生态“红利”。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优化林业产业,多措并举推动绿色发展,让群众共享生态“红利”。
科学规划,宜绿尽绿。早起步。2024年,抢抓春季3个月时间按期高效完成2.7万亩退化林修复、0.5万亩封山育林工程建设,平均每天实现近400亩的施工进度,成效明显。巧添绿。完成义务植树1100余亩,栽种树木4.4万余株,2024年全县村庄绿化覆盖率由2023年的42.63%提升至47.12%。提升宜居水平的同时,助力农民增收,切实提升广大农民获得感。
强化管护,筑牢屏障。推动保护责任落实。以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目标,扎实推进林长制工作提质增效。先后出台《全面实行林长制的实施方案》《林长“巡林巡查”制度》等文件,明确县、乡(镇)、村三级林长,有效推动各级林长履职尽责,持续推深做实林长制工作。通过培训会、院坝会、敲门行动等形式抓实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在主要路口设卡点值勤,常态化开展巡山巡林等工作,切实推动林长制各项工作落地见实效。明确“管住人、管好资源”,做到事事有人管,件件有落实。推动管理措施落实。着力推动森林草原火灾各项防控措施落实,通过责任压实、宣传引导、巡山巡护、隐患排查、设卡堵源、野外火源管控、督促调度、巡查检查、值班值守、应急处置等工作措施。
林下经济,点绿成金。做好林地文章,向林业产业要收入、要效益、要发展。充分利用林下空间,推动林禽、林药等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合理利用林地优良资源和林荫优势,以科技为支撑,打破传统思维定式,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全力推动林下产业规模化发展、精准助推农户增收,吸纳众多群众就近就业。用心经营,提质量。获省林业局评定为2024年国家储备林省级示范基地;结合树种结构调整在县城周边改造1000余亩景观林,在谷陇镇建成2300亩新油茶种植+老油茶改造+林下套种中药材示范基地,带动100余农户就业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