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贵水领袖情|政企同心 见证“炉碧温度”

发布时间: 2025-04-01 09:48 字体:[]

“一个地方的发展活力同营商环境密切相关。贵州要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坚决破除地方保护、市场分割、‘内卷式’竞争,为全社会创业创新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环境。”


  3月,春和景明。在黔东南州的青山环抱中,贵州炉碧经济开发区正上演着一场政企同心的 “双向奔赴”。


  在贵州众鑫达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只见年产6万吨智能化再生塑料综合利用项目厂房生产线忙碌不停。经过分拣、脱标、破碎等多项工序,曾被人们遗弃的废旧塑料摇身变宝。



  “通过以商招商的形式来到凯里,当时当地政府在招商政策和用工成本上,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公司总经理陈剑明告诉记者,经过几年发展,企业不断壮大,2024年总产值达7000余万元,解决当地就业80余人。“希望当地继续保持这样的优质服务在融资、技术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今年,我们目标是产值突破1亿元。”


  选择深耕炉碧,看中的就是“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优质服务。


  一旁,贵州炫峰磨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也快马加鞭,正将棕刚玉原料加工成精密磨具。该公司行政总监邓叶松指着仓库里码放整齐的货箱告诉记者,十年间,公司最初产值不足3000万元,如今年产值突破9000万元,带动当地就业130余人。



  “大问题帮我们协调解决,每隔一两天就来问企业有什么困难。”邓叶松对园区营商环境很是很认同,这也给了企业很大的发展信心,“眼下,力争在6月底、7月初正式投产的在建二期电容白刚玉项目,达产后,2025年产值力争突破1.5个亿。”


  众鑫达的不断扩大、炫峰磨料的十年成长史,恰是炉碧经开区营商环境优化的缩影。


  作为省级开发区,炉碧经济开发区通过创新“五个平台”服务模式,从土地平整到设备调试,从招工培训到政策兑现,工作人员  “三天两头往厂里跑”,都与企业发展同频共振,培育出以黔波永泰、炫峰磨料、众鑫达等为代表的优质企业群体,用十年时间,书写了西部园区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篇章。目前,贵州炉碧经开区共有企业132家,其中规上企业63家;2024年,全区规上工业总产值完成113.71亿元,同比增长57.52%。


  “以服务好现有企业是最大的招商为抓手,从融资、用工、法律保障、产品推介等方面做好现有企业的服务,不断的拓展生产产业链的完链、补链。特别是对今年重点推进项目,将采取一周一调度模式解决,来解决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优化包企服务,并采取‘1名县级领导+1名科级干部’作为直接包保联系人,定期收集企业的问题诉求、分析研判,按照‘马上办、三天结’模式,对企业的服务进行强化。”贵州炉碧经开区经企局局长王辰城说。


来源:贵州日报天眼新闻
编辑:李易淋
审发:罗泗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