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一碗水乡坚持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紧紧锚定“特色产业、乡村旅游、资源盘活、项目资金”四点精准发力,不断探索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
培育特色产业增动力。一碗水乡通过“科学谋定一个产业、村集体领办、能人合办、群众跟办”的“一定三办”产业发展模式,按照“一村一品”发展思路,持续巩固太子参、肉牛养殖两个主导产业,积极发展印地坝村八月瓜、长龙湾村蓝莓、石坡村辣椒、一碗水村稻田养鱼、朗浒村金秋梨等特色产业,形成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相互补充的“1+N”产业发展路径。深化拓展利益联结机制,杨龙坪村党组织推行“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产业模式,牵头与旧州农商互联有限公司签订种植合同,发展蔬菜种植订单农业80余亩,促进村集体增收3万余元,示范带动群众发展,实现村集体和农户共同增收。
推动文旅融合强引力。以打造省级乡村振兴试点为牵引,用好印地坝村“中国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三张名片,聘请专业设计团队围绕产业、水利、交通、旅游、休闲等方面编制规划,精心描绘文旅产业发展新蓝图。申报东西部协作项目资金250万元实施建设一批特色民宿、休闲垂钓旅游产业项目,依托坝区资源优势,全力打造八月瓜观光采摘园、“网红打卡地”、“传统村落写生基地”、“婚纱摄影基地”旅游文化品牌,以“文化+农业+旅游”实现农旅资源优势互补,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农家乐4家,户均年收入超5万元。培育一批新农人,把八月瓜、金秋梨等精品水果“销出去”,将外地旅客“引进来”,助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盘活资源资产添活力。按照“建设一批、盘活一批”的工作思路,将闲置或降低效率使用的老村委会、山塘水库和文化广场等资源进行改造利用出租,将闲置资产转变为发展资本,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6.68万元。盘活土地山林,引导产业大户、致富带头人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开展规模种养,让“死资源”变成“活资产”。抢抓国储林项目机遇,盘活林地资源,通过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林地流转和林木收储,让绿水青山真正变成金山银山,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户收入“双增收”。
统筹资金项目聚合力。牢牢把握上级资金扶持政策,投入300万元项目资金建设的水淹塘村“绿色生态一体化养殖小区”已建成使用,2024年引进250头能繁海富特母牛,通过自主经营、合作代养、牛圈出租的发展模式,预计年收益超25万元。一碗水、石坡、印地坝、水淹塘村积极争取中央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100万元用于购置门面出租、债券投资、银行利息收益,长龙湾村利用财政专项资金19.8万余元购买农机设备开展社会化服务,为集体经济收入再添新渠道。发挥驻村帮扶力量,朗浒村在帮扶单位资金注入下对中药材加工房进行改造升级,年收益达20万元,带动300余人就业,实现“工厂建在家门口、挣钱就在村里头”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