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推进黄平县飞云崖古建筑群的保护和利用工作,在省文物局和州文物局的大力支持下,黄平县文物局委托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着手编制《飞云崖古建筑群保护规划》。
3月13日,省文保中心派遣勘察设计工作人员到飞云崖,对该保护规划作前期调研,采集和勘察古建筑群建筑院落及单体建筑所需要的测绘数据,预计2018年底完成,贵州省文物保护中心将编制完成《飞云崖古建筑群保护规划》。
据悉,飞云崖始建于明正统八年(1443年),至今已有57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黔南第一洞天”、“黔南第一胜景”、“黔中第一奇景”,是贵州省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由月潭寺、月潭公馆、养云阁3个建筑组及10余座单体建筑组成,既是庙宇建筑,又具有园林建筑风韵。原建筑总面积约2000平方米,今存建筑总面积1400余平方米。1982年2月,该建筑群被贵州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