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落实饮水安全“四化”管理措施 巩固饮水安全保障成果

发布时间: 2024-07-15 10:05 字体:[]

近年来,黄平县认真贯彻落实三新一高发展理念,紧扣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工作方针,紧盯乡村振兴饮水安全保障责任,全力以赴争投资、建工程、夯基础,多措并举抓管理、强服务、促提升,深入推进水网建设,全方位推进农村供水安全工程建设系统化,不断提升全县供水保障运行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

设施建设一体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和农村安全饮水要求,精心规划论证,积极探索大水源、集中式供水模式。一是先后完成印地坝水库、青塘水库、篆水河水库三座水库建设,新增蓄水库容2047,形成了以大水源为主、小水源补充的供水格局,进一步提高旧州镇、重安镇、谷陇镇等乡镇水源供水保障能力,实现了水源共享化、供水一体化二是投资1.3亿元建设一城两区供水改扩建工程,扩建水厂三座,新增供水处理能力30000立方米每天,新增供水管网113公里,新增覆盖农村规模化供水人口1.37万人,全县农村规模化供水率达51.58%三是以县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和乡镇供水有限公司为主体,对县城管网延伸工程1处和谷陇镇、重安镇、旧州镇等乡镇农村规模化供水工程进行管理,实现区域企业化管理,进一步提升了标准化、专业化、便民化管理,全面提升农村供水运行管理水平。

饮水保障安全化。一是加强水源安全监管,完成《黄平县农村千人以下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实施方案》编制、报批、实施工作,全县范围内完成划定千人以上水源地保护区和水源保护范围29处,完成百人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设施建设434处,切实保证水源安全二是动态监测水质安全,依托县水质检测中心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水质检测中心,通过定期对全县饮水安全工程的水源水、出厂水、末梢水进行检测,保证了水质符合标准,让广大群众吃上安全水、放心水。三是压实供水管护责任,建立农村供水保障三级包保责任体系,动态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排查整治工作,严格发现问题动态清零,督促指导各乡镇(水厂)、村委严格落实主体责任,按照划片包干、责任到人的方式,严格纵到底、横到边排查措施,防范跑、冒、滴、漏,对雨季易滑地段实行重点监管,及时排除故障,保障安全正常供水,为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水利保障。

民生服务规范化。一是按照农村地区生活用水水价不高于城镇生活用水水价的原则,农村居民生活用水价格实行一级水价低于2.6每平方米、二级水价低于3.9每平方米、三级水价低于7.8每平方米、非居民水价低于3.9每平方米二是为了方便用水户缴费,通过采用上门收费、微信公众号、网银多彩宝APP等方式进行缴费,实现传统和信息化收费方式相互补充,群众缴费进一步清单化、明细化、便民化三是对提水泵站、水厂等安装自动化管理系统,实现了手机APP操作启动抽水目标,进一步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和安全隐患。

运行管理精细化。一是县级严格对乡镇、村两级的农村饮水安全保障工作进行目标考核,将运行管护机制、水费收缴、通水情况等主要责任指标纳入年度目标管理,跟踪落实。二是各规模化水厂将水费收缴、入户巡查、管护维护等主要责任指标纳入年度考核目标,指标细化分解到岗到人、量化考核,考核结果直接与个人奖惩绩效挂钩,做到人人肩上有担子、手上有任务、心中有目标,不断凝聚水管工作强大合力三是强化农村管水员技能培训和教育管理,定期开展农村饮水安全政策、供水运行管理、水质监测等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管水员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