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镇:民族集会助普法 携手共护未成年

发布时间: 字体: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营造新州辖区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氛围,2025年4月19日,新州镇以“2025年黄平县新州镇‘古壁翁’三月芦笙会”为契机,在黄飘高山坡的传统节日活动场地开展“守护成长净土,共筑法律护盾——未成年人保护人人有责”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民族特色+普法宣传”的形式,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聚焦民族特色,普法宣传“接地气”。活动结合少数民族文化特点,采取“双语宣讲+互动问答”模式。在芦笙舞展演间隙,镇综合治理服务中心、镇司法所等工作人员用汉语和苗语向群众讲解“两法两条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贵州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贵州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核心内容,重点普及防欺凌、防性侵、家庭监护责任等法律知识。镇司法所所长还通过案例警示与正向引导相结合,用本地方言讲解当地监护缺失典型案例,同步展示“最美法治家庭”事迹。
凝聚多方合力,共织保护“安全网”。活动邀请村寨长者、非遗传承人等共同参与,通过文化传承与法治宣传结合,苗语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核心条款,将法律知识编入苗歌对唱环节,并带头宣读《未成年人保护倡议书》,号召群众传承“尊老爱幼”民族美德,履行保护未成年人社会责任。现场呼吁集合人员加入“护苗行动”中来,吸纳教师、乡贤、青年志愿者等50余人,后续将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校园周边安全巡查等工作。活动还设置“家长法治课堂”,通过案例分析引导监护人强化法治教育责任。
深化宣传成效,法治种子“落地生根”。本次活动覆盖群众2000余人次,发放双语宣传手册、法治文创品1200余份,解答咨询60余次。通过“节日搭台、法治唱戏”的新模式,既延续了民族文化血脉,又织密了未成年人保护网络,取得良好社会反响。下一步,新州镇将持续以传统节日、州运会、苗歌会等为载体,打造“法治+民族文化”宣传品牌,联合学校、家庭、村居构建未成年人保护长效机制,为青少年健康成长筑牢法治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