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平县的药材之乡—— 一碗水乡,养鸭产业同样是助农增收的一大产业体系,正奏响着乡村振兴的动人乐章。下面,请跟随笔者来一探究竟。一碗水乡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近年来大力发展生态养鸭产业,让一只只憨态可掬的鸭子,摇身化作村民增收致富的“金凤凰”。
走进养鸭大户余德光的养殖基地,他正满脸笑意地给鸭子投喂稻谷。“以前种地一年到头赚不了几个钱,现在养鸭子,年收入增长了不少!”余德光难掩喜悦,“今年凭借产业奖补,我养了500只鸭子,等鸭子长大还能卖不少鸭蛋哩!预计能净赚2000元呢!”在余德光的带动下,周边20多户村民也加入了养鸭行列,大家一起交流养殖经验,分享致富喜悦。
一碗水乡因势利导,不仅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还组织养殖户成立专业合作社,对接县里统一供应鸭苗、饲料,提供疫病防治服务。养殖户郑大姐深有感触:“以前单打独斗,遇到问题只能干着急。现在有合作社帮忙,鸭子生病了有专家上门诊治,销路也不用愁,大家只管安心养鸭!”
生态养鸭不仅让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还带来了良好的生态效益。鸭子在稻田里活动,吃掉杂草和害虫,粪便则成为天然肥料,促进水稻生长。朗浒村党支部书记白文明算了一笔账:“稻鸭共生模式下,水稻产量提高了10%,农药、化肥的成本降低了,稻米和鸭肉、鸭蛋的品质都更好,价格也比普通产品高出不少,真是一举多得!”
据统计,目前全乡肉鸭养殖意向达3万羽,4800平方米闲置圈舍将被盘活利用。“以前羡慕城里人,现在城里人都羡慕我们!”村民们的话语中满是自豪。小小的鸭子,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为一碗水乡的乡村振兴绘就了绚丽的画卷。未来,一碗水乡将继续深耕生态养鸭产业,延伸产业链条,打造特色品牌,让更多村民搭乘产业发展的快车,驶向更加幸福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