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黄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将法治政府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以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将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纳入2024年度干部教育培训学习要点和县委党校2024年度教学计划,作为领导干部学法用法重点学习内容,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县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各1期,举办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专题讲座1期,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听取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印发《黄平县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要点》。
(二)健全完善依法行政制度体系,着力推进政府决策规范化法治化一是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法定程序。2024年对各类政府合同、重大行政决策出具合法性审查意见书46份。二是开展行政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入库工作。经清理后入库29件,其中保留20件,宣布废止8件,宣布失效1件。严格履行行政规范性文件报送备案程序,2024年备案3件,备案率100%。
(三)全面优化政府机构职能,积极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一是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2024年,12345热线工单共受理3649件,办结3649件,办结率100%。“好差评”评价量119062件。二是切实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2024年,市场监管领域部门共开展随机抽查次数139次,随机抽查对象数440户,随机抽查事项数433项、执法人员数218人次,执法结果公示440次,其中联合检查随机抽查次数111次,随机抽查对象数291户,随机抽查事项数365项、执法人员数153人次,执法结果公示291次。三是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组织县司法局、县工商联和社会律师先后到县内9家企业开展以“法治体检进企业,精准服务促发展”为主题的普法宣传活动,帮助企业排查法律风险。
(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积极开展集中整治行动一是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根据《关于加强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工作体系建设的意见》要求,启用黄平县人民政府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印章。二是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重点聚焦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执行不到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选择性执法、随意执法、运动式执法、过度执法、机械执法、逐利执法等问题。两次召开全县集中整治行政执法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工作推进会。截至2024年12月,全县行政执法领域共排查梳理问题50个,甄别后纳入集中整治问题清单22个,整改完成22个,办成群众反映强烈的实事问题17件,向县纪委县监委移送问题线索8条,受理1条。三是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质量评查。组织县司法局和县检察院对县自然资源局、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县林业局、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县发展改革局的行政执法案卷开展评查,评查案卷80余件。四是加强行政执法培训。以全面提升法律素养、执法技能和应急处突能力为目标,举办全县行政执法人员暨法制审核人员培训班2期,共计180余人参训,让行政执法人员熟练掌握和运用法律法规。
(五)强化普法宣传,深入推进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严格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市场、进单位、进家庭”,全民法治观念进一步提升。一是深入推进民法典实施。充分利用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平安法治进乡村、大走访等活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普法宣传。全县开展法治宣传680余场次,开展校园法治宣讲300余场次,培训“法律明白人”155场,掀起全面学习宣传民法典热潮。二是推进黄平县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通过黄平电视频道、黄平微讯、黄平普法等线上平台发布法治宣传信息230余篇条,全县设立法治宣传专栏310余块,组织干部群众参加旁听庭审活动8场,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10余场,组织单位部门、社区干部群众参观法治警示教育基地33场次,推动法治宣传教育行动走深走实。三是夯实乡村基层治理基础。加强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设,旧州镇寨碧村被命名为“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新州镇文星社区等10个村居被命名为“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纸房乡金河村等17个村居被命名为“州级民主法治示范村”。组织村居法律顾问对全县155个村社区868名“法律明白人”全覆盖的法治宣讲培训,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六)化解行政争议和矛盾纠纷,提高风险防范水平一是推进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2024年,全县一审行政应诉案件26件,已审结26件,败诉5件,败诉率为19.23%,出庭应诉率100%。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28件,受理25件,不予受理3件,办结26件(含2023年结转4件),正在办理3件,其中维持14件,终止7件,撤销4件,驳回行政复议申请1件,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为15.38%。二是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坚持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通过组建“五个妈妈团”等方式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2024年排查矛盾纠纷10340次,调解828件,调解成功808件,成功率97.58%。全县155个村居开展人民调解员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调解员业务能力。
(七)提供高效规范有序的法律服务,提升群众满意度一是做到法律援助案件应援尽援。实行法律援助经济困难告知承诺制度,为农民工讨薪、工伤赔偿申请法律援助开通“绿色通道”,帮助企业查找漏洞、完善和规范运行机制,切实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全县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60件(其中刑事137件,民事23件),涉及老年人、农民工、青少年、妇女、退役军人等群体73件。二是提供高效法律服务。通过购买社会律师服务、聘请现有的公职律师和法治工作人员担任村居法律顾问,全县建成法律援助工作站11个、建立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155个,帮助群众代写民事起诉状44件,解答法律咨询633人次。
二、存在的问题
我县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目标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尚未完全到位,行政执法规范化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行政执法能力水平还有欠缺。二是法治人才队伍建设还有差距,多数单位和乡镇没有专门从事法治工作的机构和人员。三是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工作仍有较大差距。2024年行政败诉率和被纠错率较高,行政诉讼败诉率为19.23%,高于全州平均值6.92%,行政复议案件纠错率为15.38%,依法行政工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履行党政主要负责人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穿到法治政府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定期向上级报告法治政府建设推进情况。全面贯彻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扎实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向纵深发展。
二是坚持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州重大行政决策有关规定,推动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持续巩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编制、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全流程制度化,不断提高决策质量和效率。
三是持续推进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落实国务院办公厅《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深入推进行政执法监督体系建设,加强对全县行政诉讼案件的梳理排查和协调调度,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持续加强行政执法能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