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打好“机制保障”牌。严格按照《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工作导则》,明确由黄平县盘活闲置低效旅游项目攻坚行动工作专班对全县涉旅项目开展“三查”(即:自查摸底、实地核查、全面复核)。针对全县低效闲置旅游项目召开研判会,对项目投资情况、旅游业态、盘活路径、盘活措施作出有效分析,制定具体的盘活工作方案。由专班对照导则重新将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进行剥离分析,提出具体措施,对现有景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环境卫生、安全管理等进行升级完善。专班负责做好联系督导,确保全面盘活运营。今年4月,总投资2500万元的野洞河漂流景区已启动景区基础设施改造,6月正式对外运营。二是打好“硬件设施”牌。充分发挥现有旅游资源基础,结合景区、乡村旅游点、特色小镇规划布局,加快黄平至野洞河、黄平至旧州古城、旧州古城环城道路的建设和提升,完善景区步道、骑行专线,打造靓丽“车窗风景线”河滨步道。不断完善旅游厕所配套设施,严格日常管护,定期对景区水电、消防设施设备进行维护。黄平县旅游接待中心建设项目获得7500万元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将于今年8月启动运营。截至目前,全县共修缮3条旅游交通路线,完成54所旅游厕所、2个户外露营基地、2个旅游商品街区、2个夜市街区的环境改造和业态提升。三是打好“优质服务”牌。深化文化和旅游领域“放管服”改革、文化、旅游市场行政综合执法改革,加强旅游服务质量监管,畅通旅游投诉受理渠道,提高处置效率,对游客投诉举报做到有诉必接、有接必查、有查必果,切实维护游客的合法权益。加强涉旅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对全县旅游人才队伍、经营主体、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每年定期举办旅游服务质量提升、导游及讲解员服务技能提升培训,切实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今年以来,共开展旅游从业人员培训32人次。(黄平县文体广电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