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黄平县通过省级“四好农村路”示范创建省级验收。在全县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县级自查、州级初验、省级验收和省级复核,最终以95分通过验收。
为搞好省级“四好农村路”创建工作,黄平县始终把管理作为农村公路重要事项来抓。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文件,健全和完善辖区农村公路组织、资金、考核、技术等保障体系和管理养护长效机制,将农村公路工作纳入绩效考核。黄平县始终把养护作为农村公路的有力保障。落实了农村公路分级管养机制,进一步明确职责和落实管养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完好、安全、畅通。黄平县始终把运营作为农村公路高效畅达的价值体现,坚持路、站、运一体化发展思路,按照“多站合一、资源共享”模式推进县、乡、村三级物流站场设施和信息系统建设,推广客运班车代运邮件等农村物流模式。黄平县始终把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发挥到极致。坚持“公路建设到哪里、党的组织就建在哪里、党员就沉到哪里”的原则,实现党组织活动与公路建设同频共振,创新党支部联建机制,把党旗插在“四好农村路”上,让一线党员永葆为民初心,积极助推“四好农村路”与富民产业、乡村旅游融合发展。
黄平县合力打造“一路一环两辐射”经济示范走廊,构建了辖区内完善的公路交通网络。“十三五”以来,全县新改扩建农村公路1035.887公里,新建677.2公里,农村公路里程达2323.057公里。利用“四好农村路”的景观资源和平坦绿道开展半程马拉松、公路骑行系列户外竞技和娱乐体验赛,成功创建“全省旅游体育示范县”,盘活野洞河旅游景区,助推旧州古镇景区、低空飞行旅游景区的融合提升。“四好农村路”还辐射带动泥巴寨烤烟、木江林下养鸡、团坡精品水果、上塘苗疆蜂业、滑石板蓝莓、旧州野菜等产业的蓬勃发展,年产值超过1亿多元。同时,让谷陇白茶、翁坪黑毛猪、浪洞木耳、纸房脐橙、一碗水太子参等地方特产销售提供强有力的物流保障,助力“黔货出山”,带动沿线近10万农村人口脱贫致富,推动乡村振兴成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