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近年来,黄平县上塘镇积极调优农业产业结构,把发展农业种植作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和促进农民增收的特色产业培育。
六月的田野,天清气爽,百花盛开,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走在紫营坝区的乡间道上,可以看到一株株毛冬瓜连片成海,枝头的黄色花朵在微风中摇曳,工人们正忙着拦尖、剪枝、加固、喷药等管护,现场呈现一片夏忙景象,一幅美丽的乡村振兴画卷徐徐展开。
“大家注意,一棵冬瓜苗只保留一个瓜就够了,旁边的小瓜剪掉,这样能让大瓜吸收到更多的养料,长得更好更大……”毛冬瓜种植大户一边忙碌地进行剪枝,一边开心地向笔者介绍道,今年气候适宜,长出来的瓜要比去年更优质,一亩地大约能长出600多个大瓜,采收以后主要销往重庆、广东等地。
为提高毛冬瓜种植水平,上塘镇组织农技人员对毛冬瓜种植管理提供全过程技术服务。上塘镇农业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说:“我们从整地、起垄、选种、移栽、植株管理、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了详细指导,解决从种到收遇到的技术难题,并全程采用绿色、无公害的种植方式,提高毛冬瓜的品质和产量,实现优质丰产。”
据种植大户介绍,她种植的50多亩冬瓜,瓜苗移栽后的后续管护工作特别重要,目前,基地里的毛冬瓜已按照生长周期定期浇水、施肥、打药,成熟后每亩产9000公斤至12000公斤左右,按照去年批发价每斤8毛钱计算,每亩冬瓜的纯利润可在万元以上。
“我种植毛冬瓜已经有两年了,今年毛冬瓜长得比较好,从种植到管护,我们都聘请了周边的群众过来务工,目前已带动周边群众就业30余人,下一步,我也会将自己的毛冬瓜产业做大做强,为乡村振兴做出自己的贡献。”种植大户兴奋地说,等到明年,自己还打算扩大种植规模,争取把50余亩的毛冬瓜扩种到100余亩。
一片产业带富一方百姓。近年来,黄平县上塘镇重点培育毛冬瓜、辣椒、蜂糖李、蜂蜜等特色产业,在村支两委和驻村干部的引导下,全镇不仅提高了各种资源的利用率和集体经济的“造血”能力,还鼓励农户流转闲置土地参与产业发展,最大限度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要我发展”变为“我要发展”,进一步夯实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础,逐步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壮美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