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平县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黄平县统计局
2019年,黄平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县委、县政府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省、州各项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经济社会发展继续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取得新进展。
一、综合
初步核算,全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65.05亿元,比上年增长11.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13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11.93亿元,增长24%;第三产业增加值32.99亿元,增长11.9%。第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30.94%、18.35%、50.71%。在三次产业中,第一、二、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6.09%、34.75%和49.1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4333元,比上年增加1565元。
年末户籍人口39.0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578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29.97%,比上年末降低1.03个百分点。其中男性20.55万人,占总人口比重52.64%;女性18.4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47.35%。
年末常住人口26.78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000人。全年出生人口3061人,出生率为10.6‰;死亡人口2214人,死亡率为7.6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2.93‰。
表12019年年末户籍人口数及其构成 | ||
指 标 |
绝对数(人) |
占年末户籍人口比重(%) |
年末户籍人口 |
390259 |
100.0 |
按城乡分 |
|
|
城镇 |
116999 |
30.0 |
乡村 |
273260 |
70.0 |
按性别分 |
|
|
男性 |
205454 |
52.6 |
女性 |
184805 |
47.4 |
按年龄分 |
|
|
0-17周岁(含不满18周岁) |
89638 |
23.0 |
18-34周岁(含不满35周岁) |
104816 |
26.9 |
35-59周岁(含不满60周岁) |
136817 |
35.1 |
60周岁及以上 |
58988 |
15.1 |
年末全县就业人员10.64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2.99万人,占全县就业人员比重为28.1%。全年城镇新增就业4422人,比上年增加25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2.76%。全县农民工总量13.07万人,比上年增长0.23%。其中,外出农民工10.32万人,增长0.24%;本地农民工2.88万人,增长5.1%。
二、脱贫攻坚
2019年全县财政扶贫项目686个,财政扶贫资金2.84亿元。2014年到2019年末,全县累计脱贫人口107726人;其中2019年脱贫人口27087人。贫困发生率为1.13%。全县14个乡镇中(按扶贫统计口径,仍按撤并前乡镇计算),有贫困乡镇11个,贫困村135个,深度贫困村81个;截止年末,累计减贫摘帽乡镇11个,贫困村出列135个,深度贫困村出列81个,脱贫人口107726人。通过发展产业脱贫37168人,异地移民搬迁脱贫22326人,生态补偿脱贫6744人,发展教育脱贫27921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3567人。
全县移民安置点有5个,共计4850套安置房,搬迁5179户,安置22994人(其中:跨区域搬迁对象3085人,同步搬迁对象1119人)。
表2 2019年脱贫攻坚情况表 | |
指标名称(单位) |
绝对数 |
贫困乡镇个数(个) |
11 |
累计摘帽乡镇(个) |
11 |
贫困村数(个) |
135 |
#深度贫困村(个) |
81 |
出列贫困村(个) |
135 |
#出列深度贫困村(个) |
81 |
总贫困人口(人) |
111691 |
#已脱贫人口(人) |
107726 |
#未脱贫贫困人口(人) |
3965 |
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 |
1.13 |
三、农业
全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20.97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增加值为14.02亿元,增长7.4%;林业增加值1.78亿元,增长8%;畜牧业增加值4.05亿元,下降0.4%;渔业增加值为2784万元,增长2.6%;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为8393万元,增长5.8%。
表3 2019年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绝对值(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农林牧渔业增加值 |
209658 |
5.7 |
种植业 |
140218 |
7.4 |
林 业 |
17765 |
8.0 |
畜牧业 |
40498 |
-0.4 |
渔 业 |
2784 |
2.6 |
农林牧渔服务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
8393 |
5.8 |
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2114公顷,比上年减少846公顷。谷物种植面积15916公顷,下降5.3%;豆类种植面积811公顷,增长20%;薯类(鲜薯)种植面积5386公顷,下降1.62%。
全年粮食产量19.1万吨,比上年增加10784吨,增产6%。其中:夏粮产量5.8万吨,增产13.7%。全年谷物产量9.77万吨,比上年增产0.9%。其中:稻谷产量8.95万吨,增产1.39%;小麦产量31吨,减产94.38%;玉米产量0.64万吨,减产10.2%。全年蔬菜及食用菌种植面积11046公顷,比上年增长20.26%;蔬菜及食用菌产量22.36万吨,增长31.1%。年末果园面积2558公顷,比上年末增长7.47%,全年园林水果产量10162吨,比上年增长0.91%。
表4 2019年主要农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吨) |
比上年增长(%) |
粮食产量 |
191017 |
5.9 |
#夏粮 |
58404 |
13.7 |
蔬菜及食用菌 |
223551 |
31.1 |
猪牛羊禽肉 |
9101 |
-2.3 |
全年商品木材产量41862立方米,比上年增长24.5%。年末生猪存栏5.93万头,比上年末下降10.6%;牛存栏3.66万头,增长26%;羊存栏1.23万头,增长30.3%;家禽存栏59.23万羽,增长17%。全年生猪出栏7万头,比上年下降12%;牛出栏1.15万头,增长13.5%;羊出栏0.74万头,增长5.9%;活家禽出栏80.46万羽,增长39.7%。全年肉类总产量9101吨,比上年下降2.3%。其中猪肉产量6165吨,下降11%;牛肉产量1486吨,增长13.9%;羊肉产量133吨,增长3.9%;禽肉产量1317吨,增长38.1%。禽蛋产量208吨,增长18.2%。
全年水产品产量4568吨,比上年增长6.6%。其中养殖水产品产量4568吨,增长6.6%。
年末全县农业专业合作社415个,家庭农场9户。
四、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3.2亿元,比上年增长3.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0.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长0.2%,私营企业增长0.2%,非公有企业增长0.2%;分行业大类看:化学矿开采业下降100%,石膏、水泥制品及类似制品制造业增长30.1%,电力供应业增长37.34%,石墨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制造业增长1.2%。
表5 2019年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硫铁矿石(折含硫35%)(万吨) |
0.42 |
-77.1 |
商品混凝土(万立方米) |
27.84 |
17.8 |
产销率(%) |
88.8 |
-10.1 |
|
|
|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1427万元,比上年增长185.7%。分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1427万元,增长185.7%。分行业大类看,非金属矿采选业利润-262.80万元,比上年下降2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利润1689.8万元,增长97.7%。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营业收入中的成本为66.5元,比上年减少8.95元;营业收入利润率为6.88%,增长4.84个百分点。
全年工业用电量完成7862万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98%。
全年建筑业增加值87317万元,比上年增长35.6%。全县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3家;建筑业总产值14.44亿元,比上年增长9.5%;利润总额6.07亿元,比上年下降13.4%。
五、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开发
全年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比上年增长9.8%,产业投资占总投资比重29.9%。
全年房地产开发投资比上年增长55.1%。按构成分,建筑工程投资增长48.4%;安装工程投资增长143.4%;设备工程器具购置投资增长1.5%。按用途分,住宅投资增长56.2%;商业营业用房投资增长110.98%;其他投资增长3.9%。全年全县商品房施工面积61.92万平方米,增长20.6%。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16.01万平方米,下降38.1%。
表6 2019年房地产开发和销售主要指标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比上年增长(%) |
房地产开发投资 |
55.1 |
其中:住宅 |
56.2 |
本年实际到位资金 |
20.1 |
商品房施工面积 |
20.6 |
其中:住宅 |
30.3 |
其中:本年新开工面积 |
-38.1 |
其中:住宅 |
-16.9 |
商品房销售面积 |
-4.2 |
六、市场和消费
表7 2019年新增市场主体总量及其构成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户) |
占新增市场主体总量比重(%) |
新增市场主体总量 |
1975 |
11.1 |
按注册类型分 |
|
|
内资企业 |
18 |
4.2 |
外商投资企业 |
0 |
0.0 |
个体工商户 |
1647 |
7.5 |
农民专业合作社 |
63 |
7.6 |
年末各类市场主体17852户,比上年末增长19.9%。其中,内资企业432户,增长5.88%;外商投资企业0户,增长0%;个体工商户21862户,增长10.22%;农民专业合作社831户,增长10.65%。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4%。限额以上贸易业企业(个体)共11家,其中批、零、住、餐分别为:2家、4家、1家、3家。全年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下降13.2%。
七、服务业
全年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8家,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2.1%。分行业门类看:商务服务业增长4.4%,卫生和社会工作增长19.2%,教育业增长25.6%,航空运输业下降41.4%,公共设施管理业下降27.8%。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业企业营业收入比上年增长4.4%,总量占全县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4.8%。
八、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年末公路通车里程为2683.8公里,比上年增加167.4公里。年末拥有民用客货运输车辆646辆,下降34%。其中:客车228辆,下降9.5%;货车418辆,下降42.5%。客车客位2946个,下降8.6%。全年运输总周转量为177261.4万吨公里,下降29.4%。其中:旅客周转量为9924万人公里,下降83.2%,货物周转量176269万吨公里,下降27.9%。
表8 2019年客货运输量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 |
单位 |
绝对数 |
比上年增长(%) |
民用车辆拥有量 |
辆 |
646 |
-34.0 |
客车 |
辆 |
228 |
-9.5 |
货车 |
辆 |
418 |
-42.5 |
其他 |
辆 |
|
|
货物运输量 |
万吨 |
299 |
-71.0 |
公路 |
万吨 |
299 |
-71.0 |
水运 |
万吨 |
|
|
货物周转量 |
万吨公里 |
176269 |
-27.9 |
公路 |
万吨公里 |
176269 |
-27.9 |
水运 |
万吨公里 |
|
|
旅客发送量 |
万人 |
222 |
-72.4 |
公路 |
万人 |
222 |
-72.4 |
水运 |
万人 |
|
|
旅客周转量 |
万人公里 |
9924 |
-83.2 |
公路 |
万人公里 |
9924 |
-83.2 |
全年邮政行业业务总量2672.51万元,比上年增长11.7%。比上年增长0.8%。邮政业全年完成邮政函件业务75.52万件,包裹业务54件,快递业务量64358件;快递业务收入96.58万元。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21.34亿元,比上年增长80.3%。年末全县光缆线路长度9462.7千米,全县电话用户总数25.18万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24.74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上升至69.87部/百人。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47668户,比上年末增加13347户,其中固定互联网光纤宽带接入用户22815户,增加7622户;移动宽带用户59400户,增加11593户。互联网上网人数21.9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38755人,其中手机上网人数15.29万人,增加29047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0%,其中: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达到75%。有线电视用户97919户,比上年增加16907户;业务总收入1.64亿元,比上年减少2126万元。
九、文化和旅游
年末全县共有文化馆1个、民族文化工作队1个,乡镇文化站(科技宣教文化信息服务中心)11个。通广播、电视的村142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36.93%,其中:11个乡镇都通有线电视,用户63939户,并设有11个乡镇综合服务站;无线发射台1座,转发16套卫星电视节目。
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3.8万册。各类杂志、图书240种、0.8万册。全年图书馆接待人数达20000人,共有252个农家书屋。
黄平县属㵲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上游,㵲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黄平县境内有上㵲阳河、飞云崖、旧州古城、浪洞森林温泉4个独立景点。县内旧州古城和飞云崖景区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野洞河景区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旧州古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年共接待游客423.5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6.35%;旅游总收入29.74亿元,增长24.32%。其中外国人162人次,增长23.66%;香港、澳门和台湾同胞0人次,增长0%。
全县有4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21个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175个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位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1位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全县有119个农民健身工程和11个乡镇级农民体育健身场所。
十、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全年财政总收入完成4.78亿元,比上年增长0.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2.72亿元,下降1.6%。
全县税收收入完成3.85亿元,比上年增长6.3%;从结构来看,税务征收完成3.85亿元,增长6.3%,财政征收完成0万元,增长0%。在主体税种中,增值税6023万元,比上年下降10.7%;企业所得税6269万元,增长19.8%;个人所得税1811万元,下降35%;契税1293万元,增长32.9%。
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93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财政八项支出23.29亿元,增长31.5%;教育、科技、卫生医疗、社会保障和就业、城乡事务等民生支出16.25亿元,增长28.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49.4%。
表9 2019年财政收支情况 | ||||
指标名称 |
绝对数(万元) |
比上年增长(%) | ||
全部财税收入 |
49460 |
0.5 | ||
财政总收入 |
47726 |
0.8 |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
27186 |
-1.6 | ||
#税收收入 |
16597 |
10.4 | ||
#非税收入 |
10589 |
-15.9 |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
329295 |
32.0 | ||
#一般公共服务 |
48110 |
34.5 | ||
#农林水事务 |
57431 |
49.4 | ||
#教育 |
86115 |
39.4 | ||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 |
33752 |
-8.0 | ||
#社会保障和就业 |
23059 |
12.8 | ||
|
|
|
年末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168.06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8.87亿元,比年初增加4.87亿元,增长5.8%。其中住户存款余额63.63亿元,比年初增加5.2亿元,增长8.9%;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15.62亿元,比年初增加0.14亿元,增长0.88%;广义政府存款余额9.62亿元,比年初减少0.47亿元,下降4.7%。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79.19亿元,比年初增加10.35亿元,增长15%。其中住户贷款余额38.53亿元,比年初增加3.71亿元,增长10.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40.66亿元,比年初增加6.65亿元,增长19.6%。
表10 2019年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及其增长速度 | |||
指标名称(单位) |
绝对数 |
比年初增减数 |
比上年末增长(%) |
各项存款(万元) |
888700.73 |
48688.24 |
5.8 |
一、境内存款(万元) |
888688.83 |
48686.63 |
5.8 |
1.住户存款(万元) |
636329.97 |
52024.31 |
8.9 |
2.非金融企业存款(万元) |
156202.59 |
1360.79 |
0.9 |
3.广义政府存款(万元) |
96156.28 |
-4698.47 |
-4.7 |
二、境外存款(万元) |
11.9 |
1.61 |
15.7 |
各项贷款(万元) |
791868.96 |
103546.06 |
15.0 |
一、境内贷款(万元) |
791844.81 |
103548.95 |
15.0 |
1.住户贷款(万元) |
385283.3 |
37077.73 |
10.7 |
2.非金融企业及相关团体贷款(万元) |
406561.51 |
66471.22 |
19.6 |
二、 境外贷款(万元) |
24.15 |
-2.89 |
-10.7 |
|
|
|
|
全年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1809.55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4209.47万元,比上年增长22.74%。
十一、居民收入和社会保障
全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411元,比上年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773元,增长11.2%。城乡收入比为3.32。
表11 2019年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家庭拥有耐用品 | ||
指标名称 |
城镇(台) |
农村(台) |
彩色电视机 |
106 |
94 |
电冰箱 |
98 |
98 |
洗衣机 |
98 |
93 |
家用汽车 |
47 |
21 |
家用电脑 |
50 |
14 |
空调器 |
27 |
1 |
移动电话 |
297 |
322 |
照相机 |
4 |
1 |
摩托车 |
13 |
41 |
年末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3817人,比上年末增加118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181602人,增加1116人,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金人数54073人,发放城乡居民养老保金5784万元。参加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14634人,减少88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3947人,增加116人。年末全县领取失业保险金人数96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10785人,增加541人,其中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49人,增加4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10052人,增加61人。
2019年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331801人,比上年减少988人。年度筹资总额25305万元,支出总额24707万元。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人数69257人次,住院总费用32442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补偿金额21458万元。全县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合率为99.71%。
年末全县共有1233人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人数,累计发放城市低保资金378.62万元,比上年增加24.19万元。共有21253人享受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累计发放农村低保资金5438.35万元,减少1773.03万元。共有334人享受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累计发放农村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资金361.05万元,增加49.30万元。全年临时救助515人次,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75.46万元,减少19.54万元。
年末全县共有各类提供住宿的社会服务机构2个,其中养老机构2个。社会服务床位200张,其中养老服务床位200张。年末共有社区服务中心9个,社区服务站142个。
十二、招商引资和安全生产
全年全县共引进招商引资项目21个,协议资金46.884亿元,占任务数的105%;实际到位资金30.22亿元,占任务数的104.2%。全县外来投资企业缴纳税金3699万元。全年新引进项目有21个开工建设,实际到位资金11.23亿元。
全年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5起,死亡人数2人(其中道路交通运输事故3起,死亡0人;铁路运输事故2起,死亡2人)。事故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44.4%、80%。发生火灾事故14起,增长55%,死亡0人,直接经济损失31.78万元,减少55 %。
十三、教育
年末拥有学校数175所。其中小学79所(含13个教学点),普通中学14所(含高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9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中等职业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全县在校学生59483人。其中小学在校学生37967人,普通高中在校学生8372人,中职学校学生4854人,特殊教育学生228人。学龄儿童入学率为100%。
全县幼儿园81所。其中公立幼儿园49所 ,民营幼儿园32所。共有班数291个,入园人数3245人,在园幼儿人数8062人。
2019年度高考报考总人数4289人,比上年增加1186人,录取3882人,总录取率为90.51%,比上年提升1个百分点。其中艺术本科106人,体育本科84人,提前录取本科院校35人,第一批录取本科院校292人,第二批录取本科院校970人,专科院校2323人。
表12 2019年教育发展情况 | ||||
指 标 |
单位 |
2018年 |
2019年 |
增减(%) |
普通中学学校数 |
所 |
14 |
14 |
0.0 |
普通中学校在校学生数 |
人 |
22594 |
22250 |
-1.5 |
普通中学教职工数 |
人 |
1858 |
1810 |
-2.5 |
#教师数 |
人 |
1521 |
1528 |
0.5 |
小学学校数 |
所 |
79 |
79 |
0.0 |
小学在校学生数 |
人 |
23976 |
24089 |
0.5 |
小学教职工数 |
人 |
1702 |
1737 |
2.0 |
#教师数 |
人 |
1455 |
1501 |
3.6 |
幼儿园数 |
个 |
81 |
81 |
0.0 |
入园儿童数 |
人 |
5021 |
3245 |
-35.0 |
十四、卫生健康
年末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19个(不含个体诊所),其中县级综合医院1个、中医医院1个、县妇幼保健机构1个,中心乡镇卫生院5个、一般乡镇卫生院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0个,村卫生室129个,县疾控中心1个,卫生监督局1个,民营医院4个,血浆站1所。年末卫生技术人员1477人,其中职业医师和职业助理医师561 人,注册护士596人。医疗卫生机构床位1930张,其中公立医院1568张,民营医院362张,乡镇卫生院828张。全年总诊疗人次919721人,出院人数56947人。
十五、资源、环境
全年全县有1座中型水库,蓄水总量5120万立方米;小型水库32座,蓄水库容1111.31万立方米;塘坝439座,蓄水库容569.2万立方米。年末农村饮水安全达标人口39万人,比上年新增0.012万人。全县污水排放量329.6万吨,比上年增长1.06%;污水处理量307.45万吨,处理率93.27%;排水管道长度90.76公里。生活垃圾处理量为5.32万吨,比上年下降26%。
全年植树造林1.37万亩,比上年增长2.1%。其中天保工程0亩,增长0%;石漠化综合治理试点工程5800亩,增长54.5%;退耕还林0亩,增长0%;巩固退耕还林成果0亩,增长0%;县级植被恢复人工造林100亩,下降57.4%;社会造林3500亩,增长11.7%。全县森林覆盖率为60.2%,比上年提高0.58个百分点。
说明
1.本公报中数据均为初步统计数。部分数据因四舍五入的原因,存在着与分项合计不等的情况。
2.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根据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对地区生产总值相关指标的历史数据进行了修订。
3.地区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地区内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的价值总和。
4.规模以上工业统计口径为全部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工业企业。限额以上批发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批发企业和个体户,限额以上零售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零售企业和个体户,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统计口径为年主营业务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和个体户。
5.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的统计范围为计划总投资500万元以上的固定资产项目投资及所有房地产开发项目投资。
6.按照国家统计局有关要求(相关统计数据不公布绝对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规模以上服务业营业收入不公布其具体数据。
资料来源
本公报中户籍人口数据来自县公安局;扶贫数据来自于县扶贫办;交通数据来自县交通运输局;邮政、电信、移动数据来自县工信商务局;城镇新增就业、农民工、登记失业率、养老、工伤、失业保险等数据来自县人社局;林业数据来自县林业局;财政数据来自县财政局;保险数据来自县政府办(县金融办);教育数据来自县教育和科技局;旅游收入、旅游人数、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广播电视、图书等数据来自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卫生医疗、出生人口、出生率、死亡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数据来自县卫生健康局,医疗保险、生育保险数据来自县医疗保障局;低保、社会救助数据来自县民政局;城乡居民收入数据来自黄平调查队;生活垃圾处理量数据来源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移民搬迁数据来自县生态移民局;安全生产数据来自县应急管理局;水库数据来自县水务局;其余数据来自县统计局。
24